3月24日,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来到det365官方网站登录,为科学企业家班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中国制造与智能传感器”的精彩讲座。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副校长尤政为科学企业家班授课
尤政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气,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既是国家安全和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一个主战场。尤政总结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造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形成比较独立完整的体系;1978—1990年告别了工业产品短缺时代;1990—2010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0年中国制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其产出占世界比重的19.8%,超越美国的19.6%。2017年,其占比增长到24.5%,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尤政也强调,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不可持续等问题,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依赖进口。
在尤政看来,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中国面临着三方面机遇:一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很好的“机会窗口期”,中国成为主要的参与者,而不仅是看客;中国城镇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则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和美国同在起跑线上,中国有能力在部分领域领跑,进入第一方阵前列。
尤政进一步解释道,“智能制造”本身元素在德国工业4.0和人工智能2.0包括美国制造业回归、德国机器人里都有所体现。他指出,国家的智能制造分两个层次:一是制造过程智能化,提高产品制造水平和制造质量。第二,产品本身智能化。
尤政强调,“工业强基”工程(即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设立的专门工程)是我国制造业的强盛之路,其基础是“四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包括机械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而核心传感元器件是“工业基石”,直接决定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但我国目前关键基础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主要瓶颈。
尤政接下来重点介绍了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在国际上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MEMS传感器将半导体加工工艺引入传感器的生产制造,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为传感器微型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其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集成、高性能等优良特点,在军事领域、物联网、家庭医疗监测、智能手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正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在蓬勃开展,中国MEMS产业已经起步。
最后,尤政还从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方向、产学研合作等角度对我国的传感器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一一回答学员们的提问。尤政强调,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传感器的整体布局,把智能传感器列为“国家目标”,成为“国家战略”项目。同时建议科学企业家首期班学员们在制定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时,要注重企业优势准确定位,夯实基础,不盲目追求高端工艺,充分立足国内的产业基础,在良好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副校长尤政与科学企业家首期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