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中国零碳之路:减缓政策与气候融资”国际研讨会在det365官方网站登录成功举办 。会议汇集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创新构建中国零碳金融框架。本次研讨会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et365官方网站登录主办,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协办。
图为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副校长彭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分别发表致辞,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作主旨演讲。开幕仪式由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主持。
图为彭刚
彭刚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零碳金融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迅速发展,det365官方网站登录作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创新引领作用的责任担当。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在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零碳金融的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领域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清华鼓励并支持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围绕零碳金融开展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开展多维度学术交流。
图为李波
李波围绕全球所需要在2030年实现的减排目标,提出了三个优先关注的领域:一是逐渐取代化石能源,这需要碳定价为基础的政策;二是要促进气候融资;三是技术的创新和传播。他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是绿色融资发行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和欧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可持续融资的框架,比如共同的分类法,以及更加严格的绿债原则。应沿着这些正确的步骤进一步努力,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本配置中的作用,并继续进行经济再平衡。李波强调,应对气候挑战,需要各国之间的协同作用。
图为周小川
在主旨演讲环节,周小川指出,激励机制和碳市场机制是落实净零目标的主要路径,需要通过工程化来实现脱碳(engineering decarbonization),具体又可分为技术工程化(technology engineering)、市场工程化(market engineering)和融资工程化(financial engineering)三个方面。他以电力行业这一最重要减排领域如何实现净零目标为例,重点阐述了电力市场、电网能力、配套储能及容量电价等各项工作如何通过工程化、依靠市场机制和激励信号实现向净零目标迈进。他同时提醒,金融界要关注气变融资中金融资产的搁浅问题,建议通过市场提供的不同类型价格信号以及保险产品等来有效解决过渡性投资可能带来的搁浅问题。
图为维特·加斯帕(Vitor Gaspar)
主题一中,嘉宾围绕“气候融资的总量和结构性挑战”开展主旨演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主任维特·加斯帕(Vitor Gaspar)首先介绍了全球的气候趋势和政策,分析指出为共同应对气变领域存在的金融与债务可持续性、财政支出压力和税收政治红线的三难困境。他指出,应建设全球性的国家行动激励机制(如全球激励基金),并基于多边框架、利用碳税分享财政收入。
图为逯世泽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介绍了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位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聚焦电力、建材、有色、钢铁等重点碳排放行业。目前建立了配额管理、数据质量管理、交易监管三大制度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将减排责任落实到企业,形成了符合中国当前实际的碳价格信号。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减排,目前重点支持林业碳汇、甲烷减排、可再生能源、节能增效四大领域。
图为法比奥·纳塔卢奇(Fabio Massimo Natalucci)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法比奥·纳塔卢奇(Fabio Massimo Natalucci)提到了所需私营部门资金规模,结构性问题明显提高新兴市场资金成本,数据的缺失、中介机构角色的转变以及企业评级、ESG评级间的正相关性引发投资的障碍。对此,他建议加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递增式的使用,进一步弥合公私部门认知缺口,明确私营部门资金的作用并促进效用最大化。
图为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认为,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且务实的贡献,就减缓路径他指出,首先煤炭要做好清洁高效利用,同时煤电要做好灵活性改造,参与深度调峰,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要协调互补,安全降碳。同时也强调我国中东部能源要提高自给率,做好能源从“身边来”,西部要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好经济。通过智慧能源,储能加可再生能源,再电气化,用户端的灵活性等手段,做好城乡能源融合发展,走向非化石能源为主。
图为陈诗一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指出气候金融聚焦减缓和适应,难点在于边界的确立、目标与任务的协同、工具与方法的使用、支持范围的设立、金融的绿色化数字化创新。对此,陈诗一从政策、金融机构、企业三方面提出建议。
主题二聚焦于国际零碳金融发展的竞争、合作和治理。
图为鞠建东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讲席教授鞠建东担任主题二、主题三环节主持。
图为詹姆斯·罗夫(James Roa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助理副主任詹姆斯·罗夫(James Roaf)针对“气候应对政策和融资缺口”发表了主题演讲。融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至现有规模的6倍,其中私人部门的投资将翻一番,最大的挑战在于碳定价的提升和碳补贴的增长。电力行业在减排领域十分重要,可采用发放排污许可证、促进化石燃料调换等手段进行管理。此外,针对盈利存在困难的企业和产品,需要确保定价信号能够实现预期的传导。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减排政策在未来10年将带来1%的GDP下降,尽管这与无所作为所产生的成本相比不值一提,但政策的可接受度仍然不容忽视,因此需建立成熟的分配机制,保证受到不利影响的弱势人群获得合理的补偿。
图为王信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针对詹姆斯·罗夫的主题演讲展开评述。他提出,碳定价工具是应对气候变化最基础、最有效的工具,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不遗余力发展碳市场,考虑碳市场与碳税工具的合理协调。但由于碳核算、信息披露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机制往往不够完善,还应重视非价格型工具在应对气变中的重要作用。全球应对气变的关键之一是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传播,但在此领域出现的地缘经济阵营化趋势值得关注,包括对新能源相关重要矿物质和绿色技术的限制等。在支持绿色技术发展中,政府、资本市场、商业银行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ESG的概念过于泛化,应区分气候、自然以及其它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主题三讨论了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
图为朱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就构建“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进行了主题演讲,强调金融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首先,从中国绿色金融的成效和经验出发,指出绿色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是为解决过去的问题,而零碳金融是面向未来的,要有一个概念上的突破。当经济走向碳中和,金融也应该走向零碳金融。绿色金融和零碳金融之间还存在着差距,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整体政策框架和机制,将未来的需求和现状连接起来。随后,就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展开了介绍,包括蓝图设计、协调机制和基准体系,以及构建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财政金融激励机制、从Basel III到BIS-ESG的资本监管框架、符合中国实践的信息披露体系等。因为最终碳中和是一个全球的问题,要确保这些元素都能够和国际接轨联系起来。此外,需要建立一个零碳金融市场生态体系,包含信贷、债券、保险、金融衍生品等,把所有相关机构放到这个生态里去,让这个市场更国际化,这也是整个工作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最后,他指出要积极参与零碳金融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国际零碳金融治理机制建设。
图为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结合朱民的主题演讲展开讨论并发表观点。他认为中国正在实现净零过程当中,需要经济的再平衡以及有效去碳。同时,需要改革碳交易市场,包含更高的碳定价,加速电力部门的改革,加强财政风险管理,建立市场主导的气变融资生态系统等。此外,需要把气候相关的风险纳入到监管当中,进行更多的信息披露,采取更多的气候适应和气候应对措施。他认为气候变化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全球外部性的问题,大多数的国家都在合作方面做的不够,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主题四环节,嘉宾围绕“支持零碳金融的财政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开展主旨演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法比奥·纳塔卢奇(Fabio Massimo Natalucci)担任本场主持人。
图为李全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全围绕“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财政金融协同政策在中国的经验”展开发言,分别从财政金融协同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分阶段特点、作用机理和有效性测度四部分展开,并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图为张蓓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张蓓发言的主题是“支持零碳金融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分别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货币政策概况、碳减排支持工具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碳市场联动效应分析三部分展开。
图为刘莉亚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刘莉亚重点探讨了支持零碳金融的资本监管框架,分别从资本监管的绿色缺陷、绿色支持因子、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四方面展开前瞻性报告。
随后,圆桌讨论环节,几位嘉宾围绕“中国零碳金融政策框架的协调和落实”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主题五中,嘉宾围绕“零碳金融创新和市场、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开展主旨演讲。
图为綦相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綦相主持了本环节会议。
图为张晓燕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发言的主题是“零碳投融资市场的中国实践”。演讲聚焦中国零碳投融资体系,包括融资、投资和交易三大架构。她提到绿色股票的表现相对低收益,碳市场持续建设仍有空间。张晓燕指出信息披露、投资者认知和金融工具创新是中国零碳金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应对这些挑战。
图为谈从炎
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谈从炎发言的主题是“构建零碳金融信息披露体系”。谈从炎表示,构建零碳信息披露体系需明确总体目标和原则,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循序渐进地推进。
图为靳庆鲁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靳庆鲁发言的主题是“中国零碳信息披露制度:现状、诉求与前景”。靳庆鲁认为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基础,可为零碳转型提供指南。他指出零碳市场未来需加强技术支持,利用区块链、大语言模型等技术解决碳排放核算难题。他还强调通过政府市场协同、宏观管理框架建设,以及借助技术助力零碳金融信息披露。
主题六中,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气候融资和绿色技术传播”开展主旨演讲。
图为张永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主持会议。
图为埃里克·伯格洛夫(Eric Berglo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Eric Berglof)发言的主题是“Climate finance and green technology under the BRI”。他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在国际舞台上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他讨论了气候融资的推动和阻碍因素,提及项目规模减小、环保标准提升的趋势,以及中国在绿色技术和金融方面的领先地位。他强调了MDB之间的协作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推动气候融资方面的承诺和角色。
图为王一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但共建国家的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他讨论了国际气候融资的分布、成本和资金多元化问题,并提出加强绿色金融制度对接、创新绿色产品与服务、探索碳交易市场国际链接、发挥多边开发性金融作用等方面建议,以推动“一带一路”气候融资的国际合作。
图为姜克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姜克隽发言的主题是“For our sustainable future”。姜克隽报告了气候变化与应对的技术发展,强调联合国气候大会越来越多关于巴黎协定目标下推进减排的具体合作项目。他阐述了中国未来能源转型,并对光伏、风电、电动交通、电动船舶等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姜克隽还指出产业布局、建筑、工业、农业都将迎来巨大变革。
图为阿贝贝·塞拉西(Abebe Aemro Selassi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部主任阿贝贝·塞拉西(Abebe Aemro Selassie)在发言中强调了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气候挑战。他指出,该地区准备不足,脆弱性强,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最小。未来非洲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人口增长、新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开采等。
图为柴麒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柴麒敏发言的主题是“Global climate finance and it’s implication under the BRI”。柴麒敏指出全球温升已超过1.1度,气候挑战依然严峻。他详细介绍了气候投融资、碳市场和全球碳排放现状,并强调巴黎协定下的资金机制、损失损害基金和气候治理的重要性。柴麒敏建议“一带一路”国家需要整合绿色转型战略,注重透明度、公正转型和创新机制。
闭幕式环节,李波、朱民先后发表致辞。
李波分享了他此次参会的五点感受。一是中国的去碳过程对于全球社区都非常关键,全球社区要实现《巴黎协定》下的净零目标需要中国的领导力。二是在实现净零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着众多挑战,需要制定严格的政策,也需要我们进行更紧密的协调和有效的落实。三是碳定价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机制,因为碳定价是激励兼容的、公平的机制。四是气候融资需要一个有利赋能的政策环境,碳定价是气候政策的核心。五是为了加速气候融资的增长,需要其它政策和其它能力的支持,需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
朱民在总结致辞中指出,从传统的经济理论维度,碳中和是一个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来应对气候危机,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失灵。最基本的问题是一个新的公共服务,如何能够应对和解决此前的政府和市场的失灵,以及此前公共物品的失灵。从这一点出发,如果预测未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未来的三、四十年非常关键。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它包含经济理论、部分宏观政策、生产制造消费者的行为、生产函数、金融等等话题。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这个三维空间当中出现,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无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