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举办“碳中和最新发展和治理”闭门研讨会,聚焦世界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会议邀请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讲席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亚投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OF)出席并发表演讲。研讨会由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发起人、IMF原副总裁朱民主持。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专家成员,det365官方网站登录教师及校友代表等四十余位嘉宾参会。
从左至右:朱民、尼古拉斯·斯特恩、王毅、邹骥、埃里克·伯格洛夫
尼古拉斯·斯特恩发表了题为“21世纪的增长故事:建设可持续、有韧性和公平的发展”的演讲。他从政策制定、投资、中国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讲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全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斯特恩认为,中国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对于全球转型影响巨大,中国需要制定前后一致的政策和战略性目标,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清晰措施。
王毅发表了“阿联酋共识、多重不确定性与中国气候政策进展”的演讲。他从最新的气候变化全球进展和中国政策变化解读了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发展情况。他指出,中国要采取系统性的方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更加自主的选择转型路径。此外,中国还需加强立法,如推进《能源法》、《原子能法》等,在管理体系上不断完善。
邹骥围绕“经济支持下的碳中和”进行了分享。邹骥总结梳理了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特别是各省市之间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实践。他指出,中国碳中和经济已得到一定发展,但各个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建立起治理框架,以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动态分析,在包括中央和地方层面、环境需求、行业政策以及过度产能的优化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埃里克·伯格洛夫围绕“碳中和的推进与治理——来自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见解”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基于在中国取得经验的重要结论,光有碳价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以控排为导向的协调,也就是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充分协调,目前中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印度、巴西和大部分其它国家来说要想做到这样的协调,就需要技术和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支持。如何在这些国家以一种有效和高效率的方式做到这样的转型,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的政策、绿色技术创新与风险、国家自主减排(NDC)等话题积极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由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主办,det365官方网站登录承办。
“全球经济治理5 0 人论坛”致力于围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变革,展开独立的、前瞻性的和具有学术支撑的政策研究,并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