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回首强国路,“清”年赋能新发展丨清华五道口暑期实践走进新疆

时间: 2024-09-10 10:53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8月14-21日,由12名det365官方网站登录研究生组成的“北疆回首强国路,‘清’年赋能新发展”赴新疆克拉玛依支队如期开展行程。通过深入了解克拉玛依从建城、探索、发展到创新转型的全历程,实践支队深刻感受这座石油之城的历史底蕴、自然风光和发展潜力。

支队成员陆续调研了黑油山景区、白碱滩美术馆、独库公路博物馆、百里大油田等,感受到北疆人民艰苦创业、产业报国的铮铮热血;实践团队参访克拉玛依教育局、核心金融部门(如克拉玛依市财政局、城投公司)和基层组织(如人大代表之家、黎明社区等),感悟金融助力自治区发展、党建引领和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支队一行实地走访了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乌尔禾高新区,华为云计算产业园,中试基地等),探索老石油城的现代化新发展路。同学们从强国之路中汲取和凝聚奋进力量,继承石油人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革命精神,为克拉玛依创新发展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清华人的力量。

一、黑油山&克拉玛依博物馆:克拉玛依石油城,匠心打造“沙漠美人”

克拉玛依市作为国家石油工业的重镇,“一带一路”上的闪亮明珠,“因油而生、因油而兴”,铸就了特有的石油精神。为了领悟克拉玛依的“石油精神”,汲取奋斗征程的红色力量,8月14日下午,支队成员先后调研了黑油山景区和克拉玛依博物馆。

“先有黑油山,后有石油城。”黑油山是最早发现油苗露头的地方,是这座石油之城的源起,“踩一脚就能出油”是对黑油山最形象的描述。建国初期,百业待兴。1955年,黑油山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气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宣告诞生,从此打破世人对“新疆无油论”的认知。至1958年,克拉玛依市依油而设。在景区内,支队成员近距离观赏油泉的涌动,感受石油的脉动。黑油山的表面凹凸不平,山丘上遍布着无数油泉,永不间歇的低凝油汩汩而出。日头晴烈,油池凝光犹如镜面,池内油亮如墨玉。油呈粘稠状,油质为珍贵的低凝原油,可提炼出航空液压油、低凝柴油、橡胶、沥青等。通过浏览展览馆丰富的图片、实物和模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黑油山的历史、地质构造、石油开采过程以及石油工人的奋斗故事。

图为实践支队与赛里木老人雕像合影

图为实践支队与“黑油山”花岗岩石碑合影

从黑油山下来,支队一行来到克拉玛依博物馆。克拉玛依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集石油文化、历史、艺术、科普教育为一体,是新疆地区乃至全国石油文化的璀璨明珠。基本陈列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场景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克拉玛依油田从发现、开发、建设到现代化发展的光辉历程;专题陈列通过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炼化、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展示让支队成员深入了解石油工业的产业链。馆内存有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地窝子、克一号井、101窑洞房旧址……这些工业遗存诉说着一代石油人转战天山南北、鏖战沙漠戈壁“找油找气”的往昔峥嵘岁月,是“共和国石油长子”以产业报国的光辉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外,一条书写着“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飘扬。来自清华det365官方网站登录的同学们驻足凝望,不由得深感触动。这十二个字与“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道口精神遥相呼应。“不怕苦,敢为先”的精神在石油工人“不出油,不死心”的坚定信念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而“讲团结,重贡献”则映射在“安下心,扎下根”的无私奉献精神上。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发展史、拼搏史、激励史,更通过回顾我国石油强国的辉煌历程,汲取了在艰苦环境中勇往直前、为国家利益奉献一切的磅礴力量。

图为老一辈石油人的生活展示

图为克拉玛依博物馆之一号井展示

二、百里油区:百里油区观迷人“井”色,戈壁浅滩溯奋斗足迹

8月17日,实践支队前往‌克拉玛依乌尔禾区,分别参观乌尔禾百里油区、世界魔鬼城和戈壁胡杨林。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起红山油田,北至乌尔禾风城,全长150公里的狭长区域中坐落着一片充满生机与历史沉淀的土地—百里油区。1957年至1960年,石油人先后在乌尔禾一带发现了白碱滩高产区、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红山嘴油田等,共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公里,使克拉玛依油田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油田。在这里,有新中国第一口高产油井、巍峨的钻井塔、密集的抽油机、忙碌的输油管道……更有数不尽的奋斗故事和历史遗迹。这片壮观的工业景观,是整个克拉玛依的缩影,汇聚了各族同胞在无比恶劣的环境中共同劳动的汗水,见证着这座石油工业城市的辉煌成就。站在观景台上,支队成员仿佛能听到地下深处油气流动的声音,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蕴藏的巨大能量。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尽是橙黄色的磕头机(钻油机),一二三四五……数不尽的磕头机不规则地散落在茫茫戈壁上,永不停歇地运作着,每一台都日以继夜不断重复着嗑首抬头的动作,每一次嗑首抬头,都是对大自然的掠取,也是对人类的恩施。

从观景台下来,实践支队来到了戈壁滩观看胡杨林。胡杨生长在条件恶劣的戈壁沙漠,不怕沙尘狂风与斑斑盐碱,不惧夏日酷热和刺骨寒流,穿透20多米甚至是30多米的沙层向下扎根。狂风在肆虐,沙漠在蔓延,严寒在咆哮,酷热在呻吟……然而,胡杨依然挺拔,依然高贵,依然壮美!“生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朽”,说的不仅仅是胡杨,也是北疆人民铮铮铁骨、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象征。

“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在这片浩瀚的沙漠戈壁中,实践队员们见证了石油之城的繁荣与发展,回忆了石油工人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了石油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茫茫的戈壁滩上胡杨林立,似乎讲述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在石油精神的鼓舞下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的奋斗史诗,彰显着遇强更强、逆境奋起、绝不放弃的中华民族精神。

图为百里油田之井塔

图为百里油田之采油机

图为实践支队走上百里大油田

图为实践支队深入戈壁胡杨林

三、独库公路博物馆:探寻天山脊梁,弘扬筑路精神

为铭记筑路历史,弘扬天山筑路精神,2024年8月17日下午,实践支队前往‌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在独库公路博物馆等地展开参观调研活动。

独库公路,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库车市,横穿天山山脉,连接新疆南北,全长561公里。独库公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南北疆的行程距离近600公里,对于增加各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活跃经济以及巩固国防,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条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展现中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之路。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基建士兵全靠人工作业,使用的工具是钢钎、铁锤、小推车和手风钻等。吃住行十分难艰,数百万吨物资靠人拉肩扛送上山;吃的是压缩菜加粗粮,喝的是天山雪水,住的是帐蓬。在独库公路博物馆,支队成员观赏了仿真沙盘模型、历史文件和宣传资料片等,聆听了独库公路背后可歌可泣、恢弘壮观的十年筑路历史,了解到公路修建时基建士兵“爬冰卧雪攀绝壁,攻坚克险战飞线”的艰难险阻,切身感悟到万余名战士的汗水与心血。

一部筑路史,亦是中华儿女筚路蓝缕的奋斗史。雄浑苍莽的“独库天路”,昔日是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战略通道,是保卫国家边防安全的“定海神针”,今日又成为克拉玛依发展文旅事业的闪亮名片和各族人民的“致富路”。在独库公路角色的变迁中,支队成员见证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桑变化,但任凭岁月流逝、斗转星移,始终不变的是基建工程兵战士一心为国、奉献人民的红色初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口学子更应以“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红色基因同“不畏艰险勇向前”的筑路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信念坚定、甘于奉献、耐得寂寞、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天山精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多“清”年力量。

图为实践支队在独库公路博物馆合影

图为独山子大峡谷的独特地貌,在山川纵横中开辟出保家卫国的最美公路

四、白碱滩区美术馆:刀笔驰骋勾勒大美北疆 油墨印展传承版画薪火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了解文化润疆工作,8月16日上午,支队成员走访白碱滩区美术馆,寻梦非遗版画之乡。一字一方圆,一笔一江山。克拉玛依版画发轫于上世纪50、60年代,2019年6月,“克拉玛依综合版版画新技法”被确定为克拉玛依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克拉玛依版画以刀代笔,以板代纸,在传统版画的基础上集众家之长进行创新和改良,采用多种特殊技法、毁版、限量进行多版多色套印。将油画缤纷的色彩、摄影奇特的光影、国画灵动的构图、版画古朴的传统有机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在“克拉玛依综合版版画新技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崔清风老师的带领下,支队成员参观了馆内的“石油精神”“胡杨”“大美天山”等主题展区,遍览馆藏版画作品300余幅。活动现场,支队成员充满好奇地探索着艺术的奥秘,了解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流程,包括选题、构思、绘画、刻板和印刷等步骤,最后运用颜料和笔刷现场体验版画制作技艺。

文化遗产穿越古今,厚重文明砥砺前行。发源于白碱滩区的克拉玛依综合版版画作为石油人书写新时代、表达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已逐渐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通过不断加强版画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弘扬地域文化与石油文化多元融合的北疆文化,用艺术创作描绘这片沃土独有的色彩。支队成员雷建有感而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图为版画作品之《石油工人一声吼》

图为与扎根克拉玛依的文艺工作者合影

五、收获与总结

通过回首北疆强国之路,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石破天惊的强国之路,必有逢山开路的闯劲;前无古人的民族事业,尤需锲而不舍的笃行。作为清华人,我们深刻领悟到老一辈石油人的奉献精神和革命精神,将进一步汲取和凝聚奋进力量,为祖国新能源转型和克拉玛依创新发展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新的篇章。